壘 lěi
ㄌㄟˇ
- 军营中用作御敌的墙壁或防守用的堡砦。如:壁垒;深沟高垒;两军对垒。《左傳•文公十二年》:“秦不能久,請深壘固軍以待之。”
- 堆;砌。如:垒墙。唐姚合《武功縣中作三十首》之二十八:“壘階溪石浄,燒竹竈煙輕。”
- 累积。《管子•輕重》:“言能得者壘十人。”
- 星名。《史記•天官書》:“(北宫玄武)其南有衆星,曰羽林天軍,軍西為壘,或曰鉞。"
- 姓。《廣韻•旨韻》:“壘,姓。《後趙録》有壘澄,本姓裴氏。”
壘 léi
ㄌㄟˊ
- 〔磈壘〕同“磈礨”。大石貌。汪紱《山海經存》言肥水中多磈礨大石也。”
- 通“纍(累)”。捆绑。《荀子•大畧》:“氐羌之虜也,不憂其係壘也,而憂其不焚也。”
- 通“蘲”。盛土的筐子。《墨子•備城門》:"昔(皆)築:七尺一居屬,五步一壘,五築有銻。”
壘 lèi
ㄌㄟˋ
◉同“礧”。古代作战时从高处向下推放石头以打击敌人。《集韻•隊韻》:“礧,《埤蒼》:‘推石自高而下也。’或作壘。”
壘 lǜ
ㄌㄩˋ
◉〔鬱壘〕 ①不平貌。《集韻•術韻》:“鬱㠥,不平皃。或省。” ②古代传说中的神名。《文選•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守以鬱壘,神荼副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