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éi ㄨㄟˊ

9

12

lnhh|lnkg

wdmq

jdjm

60506

全包围结构

255212511521

基本区 U+570D

「圍」简明释义:
wéi ㄨㄟˊ

  1. 包圍。《左傳•僖公五年》:“八月甲午,晋侯圍上陽。”
  2. 防守。《公羊傳•莊公十年》:“戰不言伐,圍不言戰。”
  3. 圍裹;包裹。《水滸全傳》第八十二回:“中間設着三個几案,都用黃羅龍鳳桌圍圍着。”
  4. 環繞。《莊子•則陽》:“精至於無倫,大至於不可圍。”
  5. 包括。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八極可圍於寸眸,萬物可齊於一朝。”
  6. 區域。《詩•商頌•長發》:“上帝是祗,帝命式于九圍。”
  7. 用土石或樹木等構成的防禦設施。《三國志•吴志•陸遜傳》:“敕軍營更築嚴圍。”
  8. 打獵的圍場;圍獵。晋張協《七命》:“於是撤圍頓罔,卷斾收鳶。”
  9. 古代帝王出外所圈設的禁區。《資治通鑑•齊東昏侯永元元年》:“(帝)每出,先驅斥所過人家,唯置空宅。尉司擊鼓蹋圍,鼓聲所聞,便應奔走,不暇衣履,犯禁者應手格殺。”
  10. 圍占江湖淤灘為田。《續資治通鑑•宋孝宗淳熙十年》:“廬州管下亦有三千六百圍,皆瀕江臨湖,号稱沃壤。”
  11. 四周;周邊(多指周邊的長度)。《周禮•考工記•鳧氏》:“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,以其甬長為之圍,參分其圍,去一以為衡圍。”
  12. 畫圈作記號。唐劉蜕《梓州兜率寺文冢銘序》:“實得二千一百八十紙,有塗者,乙者,有注楷者,有覆背者,有朱墨圍者。”
  13. 就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圍,就也。”
  14. 量詞。用於四周有圍攔或可用以圍裹的東西。《徐霞客遊記•滇遊日記三》:“路北江迴堰曲,中涵大塘一圍,四面豐禾環之。”
  15. 量詞。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,指兩隻胳膊合圍起來的長度,也指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圍的長度。《莊子•人間世》:“匠石之齊,至於曲轅,見櫟社樹。其大蔽數千牛,絜之百圍。”
  16. 通“違”。違反。《墨子•貴義》:“若用子之言,則是禁天下之行者也,是圍心而虚天下也。”
  17. 姓。《姓觿•微韻》:“圍,《路史》云:楚公族。”
「圍」详细释义:
◎ 圍 wéi

  1. (形聲。從囗,韋聲。「囗」是「圍」的古字。本義:環繞)
  2. 同本義enclose;surround
    囗,回也,象回幣之形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注:「按,圍繞, 周圍字當用此。」圍,裹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四》範圍天地之化。——《易·繫辭上》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。——《周禮·考工記·廬人》
    圍塹(圍繞營壘的壕溝);圍圓(圓形圍牆);圍地(四周山川環繞,形勢險峻的地方);圍屏(屏風);圍落(籬笆,柵欄)
  3. 包圍encompass;surround
    秦之圍 邯鄲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兵圍邯鄲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江都圍急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四面圍住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    圍殲;圍守(包圍監守);圍取(包圍奪取)
  4. 防守defense
    圍,守也。——《說文》圍不言戰。——《公羊傳·莊公十年》
    圍落(藩籬。借指防衛)
  5. 通「違」。違背;離開violate;leave
    其功順天者天助之,其功逆天者天圍之。——《管子·形勢》則王以春圍其農,夏食其食,秋取其刈,冬陳其寶。——《商君書·徠民》

◎ 圍 wéi

  1. 圍子,用土、石、荊棘等圍成的防禦設施defensive wall surrounding village
    敕軍營更築嚴圍。——《三國志》
  2. 打獵的圍場;圍獵exclosure
    百官戎服騎從,鼓行入圍。——《隋書》
  3. 封建帝王出外所圈設的禁區forbidden zone
    今皇上巡幸曰圍,取巡狩義。——俞正燮《癸巳存稿》
  4. 圍田。圍佔江湖淤灘造的田low-lying paddy fields
  5. 區域area
    上帝是祗,帝命式於九圍。——《詩·商頌·長髮》
  6. 四周,周邊(多指周邊的長度)。peripher
    四圍都是花
  7. 包圍圈ring of encirclement
    外圍合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即撤圍。

◎ 圍 wéi

  1. 用於四周有圍欄或可用以圍裹的東西。
    一圍玉帶
  2. 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,指兩隻胳膊合圍起來的長度,也指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圍的長度。
    十圍;腰闊數圍;大樹絮之百圍

《国语辞典》
《康熙字典》
《说文解字》
字源